2007年5月15日星期二

“亲爱的孩子”摄影展


摄影师邬拉莱姆博格用了三年的时间筹备她的摄影作品展"亲爱的孩子",热情而动人地描绘了"瑞典新好男人"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她的照片 不仅是对" 妇女运动之子"的一种赞美,也为性别平等的讨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莱姆博格认为,只有当男性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时,女性才能真正在职场上实现性别平等。


自从2001年上半年瑞典担任欧盟伦执主席国以来,这一摄影展就在瑞典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的支持下在世界各地多个国家成功地展出。性别平等问题已渐渐提升到政治议程上来,在瑞典如此,在他国也如此。


摄影师邬拉莱姆博格已有三十年的从业经验。"亲爱的孩子"是她最新的摄影展,以"瑞典的男性,儿童以及性别平等"为副标题,自2000年来在世界各国巡回展出。


"父亲们,以及他们眼中的孩子……"


格莱格,阿萨的父亲:


我们这些成年人,必须永远牢记,我们曾经也是孩子。我们必须突破文化上的固有模式,努力保持那种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孩子们有权利获得幸福的生活。


庞图斯,威廉和瑞贝卡的父亲:


我最幸福的时候,是每晚临睡前,孩子们爬到我腿上来拥抱我。一切都如此温暖,如此令人安心。我希望能永远有这种感觉。如果你的孩子靠近你以寻求这样的接触时,我猜你就是个成功的父母了。我希望当我的孩子需要时,他们能永远这样来亲近我,无论他们要的是爱,还是买啤酒的钱。


迪恩,庞图斯的父亲:


为人父,意味着成长和承担责任。庞图斯出生后,我的生活就此改变了。我要帮他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可以为自己的生活作决定的人。


安德斯,乔和英格瑞德的父亲:


如果你上大街游行,呼吁世界团结,那么你也应该准备好在家里搞团结,为了孩子而担起责任来。如果那些有决策权的男人都能和孩子们亲近的话,这将是个不同的世界。


安德,汉娜的保育员:


汉娜喜欢在水里玩。她不怕水。她敢在水里放手。我是她的保护人,她也给了我很多的回报。和汉娜在一起的时候,我懂得了耐性的意义,它训练了我,也平息了我的烦躁情绪。当我的儿子克莱出生时,这些所得都教会我怎样作好一个父亲。


罗伯特,英娜兹的父亲:


为人父是生活中最美妙的事情。这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我真高兴有了英娜兹。我等不及想请亲子假,我每天数着日子,盼着能整天和她在一起。


汉宁马克尔


<"Children need models, not critics.">


"孩子需要模范和偶像,不需要批评家。"


约瑟夫裘伯特,1754-1824


<"One of the greatest crimes of all, is when people forget that they too were children once.">


"人类最深重的罪孽之一,就是他们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的观点


25年来,我一直在世界各地拍摄女性的照片。我到过60个国家和地区,走遍了五大洲。我出版了有关女性的书籍,举办过女性摄影展,写过有关女性受劳役、受奴役和受压迫的报导,也介绍过世界上最富有的和最贫穷的国家里女性的境遇。所有这些都让我认识到一个问题 �D�D如果男性角色能得到改变,男性能和女性一起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那么女性的生活将会得到改善。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参加了妇女运动,努力为女性争取工作权、争取同工同酬,争取优质日托所的普及,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在那个时代,这些目标是颇受争议的。而现在,我们的社会已步入一个新时代,这个社会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当初我们梦寐以求的那种对自己的和他人的孩子负责的男性,真的出现在当今社会中。就在大街上,我就能看到这样的男性,他们是年轻的父亲,是瑞典七十年代妇女运动的儿子们。我看见这些年轻的父亲早晨送孩子去托儿所,下午接孩子放学回家。我看见祖父们满脸骄傲地向人们介绍他们的孙子孙女,就好像从前男人们骄傲地向人炫耀新车一样。对于瑞典的现代男性而言,像现代女性那样把孩子看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件很自然的事,而且,他们也把孩子看成是父母双方共同的生活重点。


  邬拉莱姆博格


  摄影师






男人也有孩子:瑞典的父亲们


Men have babies, too


男人也有孩子


1974年瑞典开始实施父母保险制度,这使得父母双方可以自由分配时间,分别请带薪

亲子假。虽然不少父亲的确利用这样的机会,请假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但是这样的父亲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有人提议在父母保险制度中引如配额制,专门为父亲们保留一定的时间,比如一个月就是留给父亲用的。这项关于亲子假配额的提议不断地在各种政治讨论中被提到,但直到几十年后才为此召开听证会。当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步入政坛时,我对这种强制性的父亲假期嗤之以鼻。我认为每个家庭都应对其家庭内部事务有自主权,应该自行决定双亲各自该请多久的亲子假。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情促使我完全改变了原来深信不疑的观点。


一方面是孩子的原因。从一出生,孩子就有权利得到父母双亲的照顾。很多男人声称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关注,并以此逃避作父亲的责任。我也不例外。当我自己的儿子出生后,我也是个这样的父亲。作为瑞典自由党的领导人,我的工作决定了我不可能离职几个月,至少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从一生的长远观点来看,这种想法当然是胡说八道。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你总能找到顶替你的人。但是,没人能顶替你为人父。该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另一个原因和劳动力市场有关。我认为,如果在家庭内不能实现性别平等,那么在就业领域上,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如同工同酬权和在劳动力市场内享有同等影响力。在父母亲之间分配亲子假的时间,就是实现家庭内平等的一种方式。


此外,雇主也应该认识到,父亲和母亲一样,也有孩子。人们总觉得,母亲们呆在家里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直到现在,还有很多雇主认为,准许男性雇员请亲子假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几年前,我女儿在为期几个月的求职过程中,每次面试都会被问到,何时会成家生子。我不知道男性求职者会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看来要让雇主们认识到男性也会有孩子,还需要多点时间。


1994年我担任瑞典社会部长,提出在父母补贴制度中,应规定父亲独享一个月的带薪亲子假,而母亲们也同样有一个月专署亲子假!这是个颇有争议的提案,但最终还是被瑞典议会所采纳。 2002年,政府延长亲子假一个月,而这第二个月,也是专为父亲们保留的。看来这事越来越有希望了!


  本特威斯特博格


  瑞典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社会部长兼副首相,1991-1994



The Swedish parental insurance system

瑞典的父母保险制度


1974年瑞典开始实施父母保险制度,即给予父母双方带薪假期以照顾孩子,并且承诺能重回原工作岗位或类似的岗位。带薪亲子假时间也逐年增长。从 1970年代初开始,女性求职者涌入招聘市场,很快,瑞典的女性就业率就基本和男性持平。父母保险制度和其他一些改革同时进行,正是为了保证父母能更好地结合有偿工作和父母职责。这些改革措施包括由市府开办托儿所,以及低龄儿童的父母可以缩减工时等。


父母保险是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由所有雇主支付。父母保险包括请亲子假享受的父母津贴和临时父母津贴等。


目前,父母津贴发放时总共为480天,可以在孩子出生或被领养当日起至孩子年满八岁期间的任何时候申领。480天中的390天即13个月中,父母可以得到的补贴由请假而损失的工资折算。社会保险办公室发放的津贴为该从业者总收入的 80%以上,某最高限额以下。2004年父母津贴的最高限额约为每月24,000克朗(相当于2,640欧元)。在余下的90 天即3个月中,每人每天的津贴为固定的60克朗(相当于6.6欧元)。无收入的父母在390天内的津贴为每人每天 180克朗(相当于19.8欧元)90天内依然为固定的60克朗(相当于6.6 欧元)。对于多胞胎的父母,政府给予额外的补贴天数。父母津贴所得需纳税,并且和养老金计算相联系。


原则上,父母应平分亲子假期时间,但任何一方都可以"放弃"自己的亲子假,让给对方,但双方都必须至少休满60天假期。这60天通常被成为"爸爸月" ,因为1995年刚开始这项政策时,政府特意为父亲们规定了一个月的时间作为亲子假,到了2002年又延长至两个月。母亲们仍然比父亲们更多地请亲子假。如果父母任何一方没能请足亲子假,那么他们也得不到那些假期的父母补贴。单亲父母同样完全享有480天的亲子假期。


临时父母津贴和上述的父母津贴属同等级别,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获得。其一,父亲有权在孩子出生前后10天内请假并获临时父母津贴,现在越来越多的父亲们会为陪妻子生育而请假。其二,12周岁以下儿童的父母在孩子生病期间可以留在家中护理孩子,并享受临时父母津贴,法律规定,一年当中,每个小孩(12周岁以下 )每年有60天此种亲子假。当孩子生病时,父亲明显更愿意请这种临时亲子假(而非常规亲子假)以便留家照顾孩子。    


请亲子假的职业男性


我的研究领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环境。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我着重研究父亲、家庭和父母保险制度。大约二十年前,我在博士论文中讨论了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与作用。


起初,我重点研究父亲是怎样影响孩子的。由于父亲角色受到质疑,因此我当时强调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日后的研究中,我渐渐开始关注其他的研究角度。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出发,我的研究从父子关系转向家庭成员间相互影响和依存的复杂关系网。目前我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家庭中,父亲角色各有不同,其影响也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并且从整个社会来看,父职的社会建构也由于时代和社会性质不同而变化。


让我特别感兴趣的课题是外部因素如何影响父母对家庭的投入,以及父母之间家庭角色的分配。目前,我和美国社会学家琳达汉斯(Linda Haas)正一起研究瑞典各主要企业对亲子关系和亲子假的态度。这些公司如何看待父亲在家庭中的责任?这些公司是否会因此受到困扰?或者,这些公司公司是否把家庭和工作认为是两个完全可以分离的实体?


1996年我们调查了200家大公司对男性雇员请亲子假的态度。结果不容乐观。虽然瑞典有世界上最慷慨的父母保险制度,但 200家企业中只有六家明确表示支持男性员工请亲子假以积极承担家庭责任。这六家公司都认为,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和谐关系对员工的精神面貌很重要,公司有责任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以协调此工作与家庭二者之间关系,积极鼓励男性员工在规定的一个月父亲假期以外,再请更长时间的亲子假。


被调查的200家企业中,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对家庭-职业问题采取中立态度,或表示如果对公司有利就支持。这些公司考虑问题不是从意识形态出发,而是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男性员工在公司里的地位是个关键因素。如果公司信任他,并希望在他身上投资,那么公司愿意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协调家庭和工作,如采取兼职工作制或请较长时间的亲子假。


那些表示中立的公司对亲子假没有特别的应对方式。原则上,这些公司赞成男性员工兼顾工作和家庭,但公司也意识到,员工的这种行为将给公司带来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困难。这些公司认为,家庭生活不应该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但亲子假又是法律赋予每个员工的权利。


第四类公司是所谓"传统型"公司,消极反对亲子假政策。约有30%(60)公司属于这一类。公司并不反对男性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只要不影响工作表现就可以。公司中的某些特定职位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充分履行家庭义务的。公司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使雇员更方便地兼顾工作与家庭,从而使这一义务完全落在了员工个人和他的家庭身上。公司只强调员工必须完成工作,强调员工对客户和同事都肩负着责任。


总体说来,公司对男性雇员希望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态度,和许多家庭在平等问题上的讨论颇为相似。公司原则上表示支持亲子假,但在政策实施时却有很多限制和例外。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能明确表示公司的态度是否对男性兼顾工作和家庭造成相应的困难,因为这取决于各个公司本身,或者说更多地取决于男性雇员本人。如果他是公司的重要员工,或者公司很希望他继续供职,几乎所有公司都会积极为他找到他所能接收的方式来平衡家庭和工作。


瑞典的公司似乎并没有强烈反对男性承担更多的家庭义务,因为公司都没有反对亲子政策。但另一方面,很少有公司会对此加以鼓励。如果家庭事务分担不公,女方和男方都可能迁怒于男方的雇主。而公司为了逃避此间的责任,往往以家庭事务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为借口。这样,家庭和公司就成了彼此的"替罪羊",双方都不必为就男女双方平衡工作和亲子义务而负责。


虽然如此,越来越多的公司最终还是认识到,积极对待亲子假期,对公司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在这方面走在最前列的瑞典公司包括爱立信(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亲子假薪金为全职月薪的80%90%)ABB(公司取消了亲子假期间的最高收入限制 ),和福克森保险(公司为男性员工提供三个月或以上的带薪亲子假,并一次性补贴亲子假期间累计损失工资的150%)。采取这样的政策,当然有利于公司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因为媒体将对此广为宣传。同时,雇主们也发现,积极顾家的男性员工变得更富于人情味,而且能在工作中同一时间完成多个任务,这一点往往是女性擅长的工作方式。同时,男性员工们也不再对工作中的压力过分敏感。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能很好得兼顾家庭生活和工作而感到愉快,这种心态将最终也使公司受益。


  菲利浦


  心理学教授


  哥德堡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供稿:瑞典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






热门留言板:两性平等,男人是否也应该放产假


休产假、坐月子,古往今来一直是女人的专利。男人这个群体,似乎只是奔波和打拼的代名词。然而究竟怎样才算是体现两性平等�t当女性争取男女平权,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开始争取原本只属女性的"权益"――分娩假。


不光是欧洲,亚洲的部分国家也开始立法,通过待产假和育儿假等特殊的假期,让男人也享受与承担养育孩子的"陌生感觉"。其背后的含意绝非让男性有正大光明的借口偷懒,也有打破昔日"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定型,让男性承担育儿责任的考虑。


其次,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的快节奏。男人在个体生命的发展中所付出的艰辛、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所经受的煎熬、在社会义务与家庭职责上所承担的沉重,较之以前也增强了无数倍。当我们把关怀的目光投向这群一生下来就被戴上"坚强"铠甲的男子汉时,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乎成为男人惟一标志的铠甲有时对于堂堂七尺须眉也是一种沉重的压力。

最近又有不少声音提出,男人同样脆弱,男人也更需要人文关怀。而给男人放产假,不但可以体现人文情怀,更可以让夫妻双方在孩子出世的特殊情感期间共同体验与休息,感受爱的平等与融洽。你对此如何看?

--
欢迎访问我的网页:http://heimberglee.googlepages.com

没有评论:

Search with Google